准噶尔盆地头屯河地区侏罗系沉积环境与构造意义

被引:8
作者
W.施奈德
F.马丁
赵霞飞
赵永胜
龙能礼
机构
[1] 联邦德国不伦瑞克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中国成都地质学院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低弯度河; 砂岩成分; 构造演化; 原地生成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头屯河地区侏罗系陆相层序包含4种沉积:(1)冲积扇平原湿地中的砾石质河流沉积(八遭湾组),其特征提示在湿地中发育了规模不同的大河道(深3—5m,宽1OOm左右)及较小的分流或决口河道(深2m以下,宽6—30m)。(2)沙质低弯度河沉积,晚三工河、早西山窑、头屯河及齐古组沉积期的河流沉积属之。其特点是河道相与河间相间的界线清楚,提示河道在某一段时期固定于平原的特定地带;河道规模受古气候和构造的制约;气候干旱化和构造抬升(如头屯河组沉积时期),侵蚀基面降低,河流动力增加,因而河流规模变大,反之变小;晚头屯河组沉积期的干旱气候存在暂时性河道。(3)三角洲前缘沉积(河口中坝),见于八道湾、三工河及喀拉扎组中。(4)开阔湖相沉积,以三工河组厚的页岩层序为代表。 砂岩成分逆向反映源区剥蚀顺序。下侏罗统富含泥质岩屑,表示天山上古生界浅变质及沉积层系被剥蚀。自下而上,碎屑中稳定矿物增加,粒度变细,反映源区由于剥蚀而后退。中—上侏罗统砂岩成分演化方向不同于下侏罗统,可能与三工河组沉积末期盆地边缘构造回春有关。在Q-F-L三角图中,侏罗系样品大都落在构造区之间,反映陆相盆地充填物的混合来源。下—中侏罗统的煤既有原地生成,亦有重要的他生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3+287 +28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疆早侏罗世植物群特征 [J].
吴绍祖 .
新疆地质, 1990, (02) :119-132
[2]   泥炭形成的水热系统指数 [J].
白光润 .
地理学报, 1986, (02) :168-176
[3]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phemral Stream Channel and Overbank Splay Sandstone Bodies in the Permian Lower Beaufort Group, Karoo Basin, South Africa.In: Mordern and Ancient Fluvial Systems (Collinson,J.D.and Lewin,J.eds.),Spec. Publ Int. Ass. Srear,W.M. Sedimentology . 1983
[4]  
Desert Stream Sequences in the Sinai Penisula. Sneh,A.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