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赤霉病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14
作者
陆维忠,蒋宁,周楠,沈晓蓉,许仁森
机构
[1] 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无性系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的理化因素等对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发生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小麦的幼穗和幼胚是无性系研究的理想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DON毒素可以促进赤霉病抗性较好的变异体产生,其浓度以0.6×10-4为宜。通过抗病性鉴定,从再生植株及其后代中选出了一批抗性好于供体亲本的材料。其中894037和895004两个体细胞无性系表现突出。经过多年试验表明:894037的抗性与苏麦3号相当,而农艺性状好于后者,可以作为抗性亲本使用。895004的抗性和丰产性均好于推广品种扬麦5号。1993年秋已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是一个有应用前景的高产抗赤霉病无性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育种.[M].陈英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抗小麦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研究 [J].
周楠 ;
陆维忠 ;
崔叶龙 .
江苏农业学报, 1993, (02) :22-27
[3]   禾谷镰刀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中的应用 [J].
王裕中 ;
陈怀谷 ;
杨新宁 ;
陆鸣 ;
吴志凤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4) :54-57
[4]   小麦幼穗、茎、节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J].
陆维忠 ;
佘建明 ;
吴鹤鸣 ;
周邗扬 ;
葛美蓉 .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01)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