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异体皮混合移植的临床意义与排异机制

被引:17
作者
史济湘
机构
[1] 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烧伤科
关键词
异体皮; 自体皮; 皮片; 混合移植; 异体表皮细胞; 排异; 临床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4 [烧伤及烫伤(灼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正>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早期切除焦痂、覆盖创面,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为医学界目前的共识。但大面积深度烧伤后自体皮缺乏,如何以有限的自体皮永久性覆盖创面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难题。目前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发展起来的临床技术大致有自体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微粒皮移植、培养表皮细胞皮片移植和人工皮移植。其中自体皮与异体皮混合移植是瑞金医院烧伤科在20世纪60年代抢救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创造性的皮肤移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很小面积的正常皮肤,移植覆盖大面积烧伤创面。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混合皮肤移植中IL-10在自体角朊细胞诱导局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J].
曹颖平 ;
陈卫闽 ;
罗心绮 ;
王梅华 ;
郑泽铣 ;
周光炎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5, (03) :187-189+194
[2]   自体角朊细胞引起Th1向Th2极化抑制同种异体免疫应答 [J].
曹颖平 ;
郑泽铣 ;
李宁丽 ;
沈佰华 ;
史济湘 ;
周光炎 .
上海免疫学杂志, 2000, (01) :17-20+40
[3]   自体角朊细胞抑制混合表皮淋巴细胞反应的研究 [J].
曹颖平 ;
郑泽铣 ;
沈佰华 ;
史济湘 ;
周光炎 .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9, (04) :207-209+228
[4]   大鼠Ⅲ°烧伤同种异基因混合皮肤移植后免疫应答初析 [J].
郑泽铣 ;
李宁丽 ;
沈佰华 ;
厉文泓 ;
周光炎 ;
朱德安 .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8, (02)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