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内能量传递机制研究——Ⅰ.光状态转换技术和光谱解叠方法

被引:3
作者
张景民
赵井泉
蒋丽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藻胆体-类囊体膜复合物; 光状态转换; 光谱解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1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正>目前,对藻类光合作用原初过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藻胆体(PBS)、孤立藻胆蛋白(Biliproteins)及PSⅡ和PSⅠ反应中心上,得出激发能在这些复合物内的定性流向和定量参数,从而为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然而,由于上述研究是对孤立的或部分的光合器而不是对整体来进行的,所以,它不可能解释藻胆体为什么能将其所吸收的光能高效地和快速地传递给反应中心并将其在两个反应中心(PSⅡ和PSⅠ)之间进行合理地分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研究人员利用光状态转换(Light state transition)技术和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对整藻细胞进行研究,基于研究结果,人们对藻胆体向光合反应中心能量传递机制找出3种可能的模式:(1)“溢出”模型(Spillover over model),该模型认为:能量传递途径是PBS-PSⅡ-PSⅠ;(2)二元复合物模型,也就是说PBS-PSⅡ复合物和PBS-PSⅠ复合物独立存在,能量传递途径是PBS-PSⅡ和PBS-PSⅠ;(3)三元复合物模型,它认为存在一个三元复合物(PSⅡ-PBS-PSⅠ),能量从PBS向PSⅡ和PSⅠ分配是通过PBS在该复合物中精确的位移来调节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能量“溢出”模型不是能量从PBS向PSⅠ传递的主要途径。目前蓝藻光合作用光状态1和光状态2的相互转换的分子作用机制还不清楚,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藻胆体-类囊
引用
收藏
页码:2296 / 23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多变鱼腥藻中藻红蓝蛋白内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 [J].
张景民 ;
张建平 ;
杨紫萱 ;
赵井泉 ;
蒋丽金 ;
陈建新 ;
叶彤 ;
张启元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1997, (01) :23-28
[2]   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藻胆体——类囊体膜光能传递的研究 [J].
路荣昭 ;
刘斌 ;
于延利 ;
玉淑芝 ;
管订鹭 .
生物物理学报, 1989, (02) :126-132
[3]   REGULATION OF EXCITATION-ENERGY TRANSFER IN ORGANISMS CONTAINING PHYCOBILINS [J].
BIGGINS, J ;
BRUCE, D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89, 20 (01)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