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被引:12
作者
辛学兵
翟明普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4] 北京
关键词
西藏; 急尖长苞冷杉; 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3.06.00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 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 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 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大气降水主要补充N、Ca、Fe等元素,而凋落物主要补充P、K、Fe等元素,其中Fe元素是净增加的。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年输入量均大于年输出量,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阶段。林地土壤(不包括凋落物层)的养分年输出量(除N、Fe、Mg元素外)稍大于年获得量,土壤年净亏损不大,但K的亏损较严重。冷杉林分的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利用指数均表明,林分对N的需求最大,对Fe的需求最少。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林冠附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J].
刘文耀 .
生态学杂志, 2000, (02) :30-35+49
[2]   灌木层及主要灌木树种在蒙古栎林养分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关继义 ;
陈义亮 ;
祝宁 ;
卓丽环 ;
刘义 .
植物研究, 1999, (01) :100-110
[3]   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与动态模拟 [J].
刘增文 ;
李玉山 ;
刘秉正 ;
王佑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8, (02) :3-5
[4]   木麻黄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动态模拟 [J].
叶功富 ;
张水松 ;
徐俊森 ;
陈洪 ;
隆学武 ;
冯泽幸 .
浙江林业科技, 1997, (06)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