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松嫩平原黑土区作物生产力模拟

被引:3
作者
王宗明 [1 ]
张柏 [1 ]
宋开山 [1 ]
刘殿伟 [1 ]
李晓燕 [2 ]
李建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作物模拟模型; GIS; 水分生产力; 海伦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7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摘要
结合作物模拟模型与GIS,分析了松嫩平原黑土区海伦市主要旱地作物玉米和大豆1996~1999年的产量潜势、水分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模拟作物各个级别的生产力水平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作物产量潜势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1996~1999年,海伦市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潜势分别为7028 kg/hm2~8 979kg/hm2和2250 kg/hm2~3220kg/hm2。对作物水分生产力的模拟结果表明,因大豆具备固氮功能,不施氮肥情况下大豆水分生产力下降的幅度要明显低于玉米水分生产力的下降幅度。模拟结果同时验证,水分和养分的合理搭配是实现作物较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前提。耕地坡度和土壤类型对作物现实生产力均有影响,坡度<3°的耕地作物生产力大于坡度>3°的耕地;对不同土壤类型的作物生产力而言,黑土>草甸土>黑钙土。表6,参23。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CropSyst作物模型在松嫩平原典型黑土区的校正和验证 [J].
王宗明 ;
张柏 ;
宋开山 ;
段洪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5) :47-50
[2]   基于知识模型和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J].
朱艳 ;
曹卫星 ;
王其猛 ;
田永超 ;
潘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6) :814-820
[3]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J].
徐春达 ;
高晓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6) :108-112
[4]   国外作物模型区域应用研究进展 [J].
刘布春 ;
王石立 ;
马玉平 .
气象科技, 2002, (04) :193-203
[5]   应用EPIC模型计算黄土塬区作物生产潜力的初步尝试 [J].
王宗明 ;
梁银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481-487
[6]   作物模拟技术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J].
孙宁 .
地学前缘, 2002, (01) :232-232
[7]   基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作物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忠武 ;
蔡强国 ;
Scott Mitchell ;
唐政洪 ;
Ferko Csillag .
生态学报, 2002, (03) :311-317
[8]   农田生态系统模型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J].
于强 ;
王天铎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5) :22-27
[9]   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军 ;
王立祥 ;
邵明安 ;
樊廷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61-165
[10]  
东北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研究.[M].刘兴土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