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

被引:23
作者
余萍
李自超
张洪亮
曹永生
李道远
王象坤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科院品资所
[3] 广西农科院水稻所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初级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质 5 5 71份为材料、19个分类和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和取样策略 ,以获得最佳初级核心种质。设 3个总体取样比例 5 %、15 %和 2 5 % ,取样方案分 3个层次即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省、纬度、生长习性和单一性状及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比例为对数法、平方根法、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简单比例法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和聚类 2种方法。结果表明 ,当总体取样比例从 5 %增加到 15 %时 ,所取得核心种质的表型保留比例有比较大的增幅 ,而比例由 15 %增加到 2 5 %时 ,表型保留比例变化不大 ,因此认为 15 %的取样比例较为合适 ;取样方案以采集省份分组 ,组内以对数比例法聚类取样效果最好。最终根据这一方案在计算机上编程取样 86 0份 ,其多样性指数为1.10 15、变异系数为 16 .87,表型方差为 0 .85 4 6。 3个检测参数值比原始种质库都有明显的提高。此外 ,根据国家种质资源库表型数据人工定向取样 6 0份 ,建立了 92 0份材料的中国普通野生稻初级核心种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表型水平上检验水稻核心种质的参数比较 [J].
张洪亮 ;
李自超 ;
曹永生 ;
裘宗恩 ;
余萍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3, (02) :252-257
[2]   中国地方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J].
李自超 ;
张洪亮 ;
曹永生 ;
裘宗恩 ;
魏兴华 ;
汤圣祥 ;
余萍 ;
王象坤 .
作物学报, 2003, (01) :20-24
[3]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J].
李自超 ;
张洪亮 ;
曾亚文 ;
杨忠义 ;
申时全 ;
孙传清 ;
王象坤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5) :1-7
[4]   建立浙江地方籼型稻种资源的核心样品的研究 [J].
魏兴华 ;
颜启传 ;
应存山 ;
张丽华 ;
章林平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2) :17-21
[5]   广西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遗传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J].
高立志 ;
周毅 ;
葛颂 ;
洪德元 ;
梁耀懋 ;
林登豪 ;
陈成斌 ;
吴妙坐 ;
黄德爱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01) :33-40
[6]   建立野生稻原地自然保护点已刻不容缓 [J].
庞汉华 .
作物品种资源, 1996, (04) :24-26
[7]   中国野生稻的现状调查 [J].
高立志 ;
张寿洲 ;
周毅 ;
葛颂 ;
洪德元 .
生物多样性, 1996, (03) :38-44
[8]   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资源若干特性分析 [J].
庞汉华 .
作物品种资源, 1992, (04) :6-8
[9]  
Comparison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and cultivated rice (O. sativa L.) using RFLP markers[J] . C. Q. Sun,X. K. Wang,Z. C. Li,A. Yoshimura,N. Iwata.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1)
[10]   GENOTYPE X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IN A CORE COLLECTION OF FRENCH PERENNIAL RYEGRASS POPULATIONS [J].
CHARMET, G ;
BALFOURIER, F ;
RAVEL, C ;
DENIS, JB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6 (06) :73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