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成长:5·12地震创伤的新视角

被引:32
作者
张倩
郑涌
机构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心理机制; 心理健康; 临床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创伤后成长是人们与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对此概念的认识存在着结果与策略、建设功能与幻想功能、认知成分与行为成分的争论。对它的解释模型包括经历困难的力量、心理准备和存在的再评价。而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建议此领域的研究应从概念澄清入手,开展过程研究和纵向研究,建立行为指标,关注其临床应用,进行本土化研究,并为5·12震后心理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运用体育手段促进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康复
    田静
    肖亚玲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 (10) : 936 - 937
  • [2] 浅谈放松疗法在地震伤残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
    刘松怀
    梁志锋
    祁长凤
    王娜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5) : 573 - 575
  • [3] 四川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李洁
    郭建雄
    徐文军
    殷青云
    胡号应
    沈峰
    阳琼
    程道猛
    彭红军
    李启荣
    黎德美
    姜南
    刘靖雯
    陈建平
    王治华
    蓝晓嫦
    陈宇薇
    黄鹏
    李嘉
    李英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 (09) : 523 - 524
  • [4] 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震灾伤员的心理救助的分析
    王大模
    冯小静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9) : 1080 - 1080
  • [5] 震后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舞蹈治疗
    庞佳
    [J]. 现代特殊教育, 2008, (09) : 38 - 41
  • [6] “5.12”心理重创学生哀思传统表达方法
    金宏章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8) : 959 - 959
  • [7] 汶川地震灾害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报告
    梁铁成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08) : 958 - 959
  • [8]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王相兰
    陶炯
    温盛霖
    甘照宇
    李雷俊
    郑俩荣
    单鸿
    张晋碚
    [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 367 - 371
  • [9] 汶川大地震灾民创伤后急性应激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与研讨
    王凤鸣
    郭薇
    胡莹
    刘隆祺
    [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02) : 79 - 81+88
  • [10] 悲伤情绪的积极调节及其对震后心理援助的启示
    蒋长好
    朱永国
    [J].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06) : 73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