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中3市的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13
作者
陈欢 [1 ,2 ]
陈雯 [1 ]
曹有挥 [1 ]
吴威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岸线利用类型; 驱动因素; 苏中3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8 [海岸带资源及其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江苏省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及合理性分析 [J].
陈诚 ;
甄云鹏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4) :633-642
[2]   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芜湖市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与优化 [J].
潘坤友 ;
曹有挥 ;
梁双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4) :418-425
[3]   长江中下游岸线利用对防洪累积影响初步研究 [J].
张细兵 ;
卢金友 ;
蔺秋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9) :1138-1142
[4]   安徽无为县长江岸线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J].
曹卫东 ;
曹玉红 ;
曹有挥 ;
桂丽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586-590
[5]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南通市域长江岸线为例 [J].
段学军 ;
陈雯 ;
朱红云 ;
王书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21-626
[6]   长江城市岸线资源港口开发适宜性分析与合理利用——以南京市为例 [J].
朱红云 ;
杨桂山 ;
万荣荣 ;
马荣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404-408
[7]   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评价与港口发展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朱红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3) :223-228
[8]   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评价因子的定量分析与综合评价 [J].
马荣华 ;
杨桂山 ;
陈雯 ;
朱红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176-182+273
[9]   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利用遥感调查与GIS分析评价 [J].
马荣华 ;
杨桂山 ;
朱红云 ;
万荣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666-671+781
[10]   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的整治与开发利用 [J].
施少华 ;
杨桂山 ;
林承坤 .
地理科学, 2002, (06) :7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