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15
作者
任志江 [1 ]
刘雨薇 [2 ]
邓惠 [1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道路; 百年历程; 经验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5 [党的领导]; F129 [中国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060207 ; 020103 ;
摘要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探索出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其中,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独特创造。过渡时期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全面学习苏联工业化方法的"舶来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道路,是试图将苏联工业化内核与我国资源优势和现实需要相结合的理想建设路径。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道路,是通过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文明发展方向进行契合对接以确保在与人类共同价值目标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我国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道路,是根据新阶段、新矛盾、新目标、新任务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战略部署、布局安排等进行创新升级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习近平新时代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创新建构 [J].
李杰 .
经济学家, 2020, (01) :24-32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整体性探析 [J].
张帅 ;
段治文 .
宁夏党校学报, 2019, 21 (05) :56-63
[3]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 [J].
刘丽敏 .
红旗文稿, 2019, (08) :12-13
[4]   论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内在统一 [J].
杜玉华 .
探索, 2019, (01) :5-11
[5]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新阐释 [J].
舒磊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 (02) :4-7
[6]   邓小平“总体小康”思想基本特征探讨 [J].
任志江 ;
侯悦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30 (01) :68-73
[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虚君共和”经济体制构想的渊源和实质研究 [J].
任志江 .
科学社会主义, 2009, (06) :140-143
[8]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到科学发展观 [J].
张作云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7-12
[9]   “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道路的开拓 [J].
郑崇玲 .
闽江学院学报, 2007, (03) :58-62
[10]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 [J].
李晓燕 ;
侯建会 .
理论导刊, 2005, (02)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