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1
作者
于明德 [1 ,2 ]
王璞珺 [1 ]
施昌瑞 [3 ]
李凤勋 [2 ]
白海琴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公司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成藏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进一步落实焉耆盆地博湖坳陷的油气成藏期次,采用储层成岩矿物及其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法,并结合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龄分析等各种研究成果来综合确定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盆地侏罗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其均一温度多为101~110℃和121~130℃,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前主峰为18或20,后主峰为26或27,这些特征指示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用:第一期形成于源岩处于低成熟阶段的中晚侏罗世;第二期形成于源岩处于成熟阶段的侏罗纪末。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油气形成条件分析 [J].
姚亚明 ;
吴烨 ;
李洪 ;
陈建军 ;
付代国 .
西北地质, 2006, (04) :74-83
[2]   地质学的若干问题 [J].
刘宝珺 ;
李廷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5) :607-616
[3]   新疆焉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J].
赵追 ;
王继英 ;
古哲 ;
丁艳红 .
西北地质, 2001, (03) :47-53
[4]   大港探区流体包裹体组分特征及其应用 [J].
邹海峰 ;
徐学纯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3) :251-256
[5]   沉积盆地热流体活动及其成藏动力学意义 [J].
叶加仁 ;
杨香华 .
沉积学报, 2001, (02) :214-218
[6]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进展和方向 [J].
卢焕章 ;
郭迪江 .
地质论评, 2000, (04) :385-392
[7]   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J].
孙樯 ;
谢鸿森 ;
郭捷 ;
苏根利 ;
丁东业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1) :43-46
[8]   塔里木盆地叶城凹陷成岩包裹体及其油气意义 [J].
陶士振 ;
刘德良 ;
杨晓勇 ;
刘瑾璇 ;
戴金星 .
石油学报, 1998, (03) :50-57+6-7
[9]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藏注入史 [J].
张金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10+3
[10]   油气和含油气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意义 [J].
潘长春 ;
周中毅 ;
解启来 .
沉积学报, 1996, (04)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