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南段早二叠世两类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31
作者
吕志成
郝立波
段国正
李殿超
潘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
[2] 吉林大学
[3] 吉林大学 贵州贵阳
[4] 吉林长春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细碧岩; 玄武岩; 玄武安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意义; 大兴安岭;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4.005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大石寨组发育两套火山岩,即林西地区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细碧-角斑岩类和大石寨地区钙碱性岩石系列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类。细碧岩的主元素以富铁为特征,成分类似于N-MORB,微量元素表现为岛弧拉斑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细碧岩类形成于大石寨裂陷槽强烈拉张的中心位置,是地幔源区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大石寨地区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类的化学成分表现为大陆边缘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形成于大石寨裂陷槽拉张中心以外的环境,是地幔物质较低程度部分熔融和地壳物质严重混染的产物。大石寨裂陷槽中火山岩的这种独特的成分和组合特点可能反映了裂陷槽的形成是一个快速而短暂的强烈拉张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范书义 ;
毛华人 ;
张晓东 ;
孙秀丽 ;
李颖 .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01) :90-98
[2]   兴安地层区的古生代地层 [J].
苏养正 .
吉林地质, 1996, (Z1) :23-34
[3]   内蒙古草原地层区的古生代地层 [J].
苏养正 .
吉林地质, 1996, (Z1) :42-54
[4]   中国东北区二叠纪和早三叠世地层 [J].
苏养正 .
吉林地质, 1996, (Z1) :55-65
[5]   内蒙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的地质建造与控矿作用 [J].
杨国富 .
矿产与地质, 1996, (02) :49-54
[6]  
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元素和Sm-Nd同位素制约[J]. 赵建新,李献华,周国庆,邢凤鸣.地球化学. 1995(04)
[7]   细碧角斑质火山岩若干问题 [J].
夏林圻 ;
夏祖春 .
西北地质科学, 1987, (05) :1-30
[8]   论细碧岩的岩石组构、矿物组合和变质成因 [J].
宋志高 ;
贾群子 .
西北地质科学, 1987, (05) :31-46
[9]  
中朝板块北缘中段地壳演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邵济安著, 1991
[10]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