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研究中的底栖有孔虫:回顾与展望

被引:14
作者
张江勇
汪品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底栖有孔虫; 深海研究; 有机碳通量; 含氧量; 综合大洋钻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底栖有孔虫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先是用作古水深或水团的标志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识别出了2种不同的底栖有孔虫微生境:外生种和内生种;认识到甚至深海底栖有孔虫,也能对表层浮游生物勃发的季节性短暂事件作出响应,因为沉降到海底的有机物质供养着底栖有孔虫。目前,底栖有孔虫被广泛应用于估算海洋表层生产力和底层水团的含氧量。回顾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生态研究的历史和其在古海洋学中的应用,并强调研究、应用中的新方法、新技术。中国已经加入了诸如IODP等深海研究计划,有必要向我国学术界提供底栖有孔虫研究的新方向,以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aleoproductivity from benthic foraminifera abundance: Glacial to postglacial change in the west-equatorial pacific .2 Herguara J C,Berger W H. Marine Micropaleont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