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作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宿主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海林
张云智
黄文丽
米竹青
龚鹤琴
杨卫红
施华芳
自登云
李兆祥
王静林
章域震
龚正达
袁庆虹
冯锡光
机构
[1]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2] 云南省地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贮存宿主; 蝙蝠; 棕果蝠; 金管鼻蝠;
D O I
10.16437/j.cnki.1007-5038.2002.05.019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于 1 98 6、1 988、1 990和 1 997年的 7-8月 ,在云南省共捕获 653只蝙蝠 ,其中棕果蝠( Rousettus leschenaulti) 593只 ,金管鼻蝠( Murina aurata) 60只 ,采集血清及剖取脑组织作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查。用细胞法和乳鼠法分离到 6株病毒 ,带毒率为 0 .96% ,其中从捕自景洪的棕果蝠脑组织中分离到 3株 ,从河口的棕果蝠血清中分离到 2株 ,从捕自耿马的金管鼻蝠脑组织中分离出 1株。棕果蝠和金管鼻蝠的带毒率分别为 0 .84%和 1 .67%。这 6株病毒能引起 C6/ 3 6和 BHK2 1细胞病变和导致乳小白鼠或 3~ 4周龄小白鼠发病和死亡 ,并具有典型的嗜神经病毒感染症状。经血凝抑制、补体结合、免疫荧光和中和试验鉴定 ,新分离的 6株病毒均为乙脑病毒 ( JE virus)。同期用血凝抑制试验对采获的 42 5份棕果蝠血清作乙脑病毒抗体检查 ,阳性 1 53份 ,阳性率为 3 6% ,具有较高的感染率。本次从棕果蝠和金管鼻蝠体内分离出乙脑病毒属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云南省宾川县蝙蝠体内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 [J].
袁庆虹,刘行知,李兆样,自登云,杨灿辉,石学雷,李炎,李庭芬 .
地方病通报, 1996, (02) :45-46
[2]   白纹伊蚊垂直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J].
张海林,米竹青,张云智 .
病毒学报, 1996, (01) :42-47
[3]  
脊椎动物分类学[M]. 农业出版社 , 郑作新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