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三角洲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16
作者
苏永红 [1 ]
冯起 [1 ]
刘蔚 [1 ]
朱高峰 [2 ]
司建华 [1 ]
张艳武 [1 ]
常宗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额济纳旗; 黑河下游;
D O I
10.13866/j.azr.2006.01.024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黑河下游额济纳旗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土壤养分特征。通过对2003年额济纳土壤样品的分析得出:土壤pH值在7.97~9.35之间,呈碱性;全N、全P、全K,pH值比较集中,速效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的含量比较分散,差异大;对土壤养分成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第一、第二主分量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3.65%。第一主成分代表土壤综合养分水平;第二主成分则主要反映土壤的K肥和速效P水平。通过对主成分低维聚类分析,将研究区的土壤大致划分为4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土壤分别提出了改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宁夏农田土壤耕层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何文寿
    [J]. 土壤通报, 2004, (06) : 710 - 714
  • [2] 额济纳三角洲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张小由
    龚家栋
    周茂先
    [J]. 中国沙漠, 2004, (04) : 64 - 69
  • [3] 额济纳生态环境退化及成因分析
    苏永红
    冯起
    吕世华
    张艳武
    司建华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2) : 264 - 270
  • [4] 退化沙质草地植被与土壤分布特征及相关分析
    文海燕
    赵哈林
    不详
    [J]. 干旱区研究 , 2004, (01) : 76 - 80
  • [5]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及对策
    刘敏
    甘枝茂
    [J]. 中国沙漠, 2004, (02) : 50 - 54
  • [6] 草方格沙障的生态恢复作用——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油田公路扰动带为例
    李生宇
    雷加强
    [J]. 干旱区研究, 2003, (01) : 7 - 10
  • [7] 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黄绍文
    金继运
    杨俐苹
    程明芳
    [J]. 土壤学报, 2003, (01) : 79 - 88
  • [8] 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施肥推荐
    白由路
    金继运
    杨俐苹
    何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2) : 129 - 133
  • [9] 平原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合理取样研究
    杨俐苹
    金继运
    [J]. 土壤肥料, 2001, (02) : 8 - 13+33
  • [10] 额济纳绿洲土壤盐分特征的初步研究
    闫琳
    胡春元
    董智
    杨茂
    雒金玉
    不详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0, (S1) : 25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