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被引:141
作者
保继刚
孙九霞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雨崩村; 增权; 社区旅游; 社区参与;
D O I
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08.04.014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雨崩村发现了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的案例。雨崩村在游客住宿、租马等经营方面实施了相对均衡的利益共享的措施,控制了外来投资,它已经发展成社区自主的、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性旅游社区。雨崩的社区旅游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社区旅游,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中。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怎样在制度层面上确立社区的权力,进行制度性增权,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雨崩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8, (04) :58-63
[2]   消费者增权还是消费者去权——中国城市宏观消费模式转型的重新审视 [J].
王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00-106+124
[3]   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 [J].
孙九霞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6, (07) :63-68
[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地理学报, 2006, (04) :401-413
[5]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 [J].
孙九霞 ;
保继刚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85-92
[6]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J].
孙九霞 ;
保继刚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128-136+171
[7]   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规划师, 2003, (07) :32-38
[8]   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J].
张伟 ;
吴必虎 .
旅游学刊, 2002, (04) :63-68
[9]   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J].
胡志毅 ;
张兆干 .
人文地理, 2002, (02)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