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那曲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29
作者
毛飞 [1 ]
卢志光 [2 ]
张佳华 [3 ]
郑凌云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中国农业大学
[3]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那曲地区; 气候特征; 蒸散量; 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 [统计方法、整理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藏北那曲地区6个气象站196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用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1998年)的Penman—Menteith模式,计算了潜在蒸散量,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了那曲地区1961—2000年气温、降水和潜在蒸散的地理分布以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近40年那曲地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长季(5~9月)和年的平均气温均呈增加趋势;降水量除夏季外也均呈增加趋势;潜在蒸散量秋季和冬季呈减少趋势,其它时段呈增加趋势,而在1971—2000年,6个不同时段的潜在蒸散量均呈下降趋势。那曲地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比较小,但总体在向暖湿方向发展,2000年以后继续暖湿化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有利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708 / 7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高原地面反射率变化的研究 [J].
沈志宝 ;
左洪超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3, (03) :294-301
[2]   青藏高原地区有效辐射的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J].
季国良 ;
江灏 ;
查树芳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7, (02) :141-149
[3]  
刘雪松等, 著.那曲地区牧业气候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4]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草地资源室,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畜牧局编.西藏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资源[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