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鼻粘膜纤毛毒性及评价方法

被引:72
作者
蒋新国,崔景斌,方晓玲,韦阳,奚念朱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生物药剂学研究室
关键词
鼻腔给药,纤毛毒性;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95.11.009
中图分类号
R965 [实验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在体蟾蜍上腭模型,研究对乙酰氨基酚、盐酸普罗帕酮等8种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对纤毛运动的影响,并与扫描电镜法及离体蟾蜍上腭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在体模型简便易行,结果可靠,适用面广,是一种较理想的鼻纤毛毒性评价方法。离体模型不宜评价混悬型及粘稠性药物制剂的鼻纤毛毒性,但能进行受试药物与对照药物的同体比较,对于溶液型制剂是一种优良的评价方法。由8种药物的评价结果提示,药物对纤毛运动的影响较普遍,应予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848 / 853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