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与跨城市差异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李治 [1 ,2 ]
李培 [3 ]
郭菊娥 [1 ]
曾先峰 [4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3] 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
[4]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居住碳排放; 标准家庭; 收入弹性; 环境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城市化发展既提高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又增加了碳排放。本文使用56个城市的微观家庭数据,在各个城市层面上建立不同类型能源消耗的行为方程,对包含固定收入、家庭规模和户主年龄的标准家庭居住碳排放进行有效的估算,同时对跨城市差异进行分析解释。结果表明,在以标准家庭居住碳排放为唯一衡量标准时,东川市和蚌埠市是碳排放最少的城市,而新乡市与郑州市则是碳排放最多的城市,很多低排放城市位于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的南侧,大城市排放要高于中小城市。通过对城市收入弹性的估算,发现相对富裕的家庭会增加消耗清洁燃料。一个家庭从低排放城市移动到高排放城市造成的环境成本占家庭年均收入的6.6%,同时低密度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具有严寒气候的城市都会增加居住碳排放。这些实证研究结果可以辅助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者进行"低碳城市"或"低碳生活模式"等相关政策的制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 [J].
张艳 ;
秦耀辰 ;
闫卫阳 ;
张金萍 ;
张丽君 ;
鲁丰先 ;
王喜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45-356
[2]   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J].
赵晓丽 ;
李娜 .
中国软科学, 2011, (11) :40-51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 [J].
张馨 ;
牛叔文 ;
赵春升 ;
胡莉莉 .
中国软科学, 2011, (09) :65-75
[4]   我国城镇居民对CO2减排的支付意愿调查研究 [J].
曾贤刚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2) :346-352
[5]   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 [J].
杨选梅 ;
葛幼松 ;
曾红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35-40
[6]   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的评价方法研究 [J].
陈利顺 ;
孙岩 ;
戴大双 ;
宋金波 .
软科学, 2008, 22 (12) :29-33
[7]   城市家庭节能措施选择偏好的联合分析——对山东省济南市居民的抽样调查 [J].
郭琪 ;
樊丽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3) :149-153
[8]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蔡博峰, 2009
[9]  
Urba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J] . Matthew E. Kahn.Annual Review of Resource Economics . 2009 (1)
[10]  
The greenness of citie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urban development[J] . Edward L. Glaeser,Matthew E. Kah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