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变革的劳动吸纳效应分析

被引:1
作者
罗丽英
孙殷祺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制度变革; 劳动吸纳效应; 辐射增长; 水平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近30年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来自三个方面的制度变革,即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国有部门的体制转型以及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推动。这三方面的制度变革包含着对在计划体制下被扭曲的劳动要素配置方式的纠正,因而三类制度变革的劳动吸纳效应具有不同的方向。本文运用一个分解分析技术,考察了这三方面制度变革对劳动要素总的吸纳效应,确认中国的制度变革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具有总体上负的劳动吸纳效应。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鼓励非国有部门的发展以及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对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二元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07, (07) :4-14+22
[2]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J].
蔡昉 ;
都阳 ;
高文书 .
经济研究, 2004, (09) :18-25+47
[3]  
中国经济转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邹至庄(GregoryC.Chow)著, 2005
[4]  
二元经济论[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美)刘易斯(Lewis, 1989
[5]  
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 .2 Rawski,Thomas. China Economic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