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维生素C保留因子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赵洪静
杨月欣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关键词
维生素C保留因子; 烹调; 蔬菜;
D O I
10.16429/j.1009-7848.2007.01.006
中图分类号
TS971 [美食学];
学科分类号
0832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蔬菜、不同烹调方法间维生素C保留因子(RF)的差异,探讨影响蔬菜维生素C保留因子的因素。方法:选取常见的12种蔬菜,以炒、炖、炸、蒸、焯、盐腌的方法进行烹调,分别记录烹调前后蔬菜的质量。采用GB/T5009.86-2003荧光法测定蔬菜烹调前后维生素C的含量,计算相应的质量保留因子(保留率)和维生素C保留因子(保留率)。结果:鲜豆类蔬菜,焯和炖的维生素CRF>75,两种腌制菜肴的维生素C保留率仅为5%。根茎类蔬菜的情况比较复杂,缺乏规律性。叶菜类蔬菜,炒较之焯更利于维生素C的保留,RF值在80左右。炒对于茄果类蔬菜不会造成维生素C损失较大,RF>70。结论:炸、盐腌、蒸的烹调方法使维生素C损失较大,炒的烹调方法的维生素C保留率较高;温度、时间、蔬菜的品种是影响维生素保留因子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烹饪营养学.[M].彭景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S].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