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在美国的发展、应用和趋势

被引:5
作者
Martina NewellMcGloughlin [1 ]
刘海军 [2 ]
机构
[1]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2]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遗传工程; 转基因生物; 动植物检疫局; 同源转基因; 异源转基因; 基因组编辑;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14.06.005
中图分类号
S188 [农业生物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28 ; 0836 ; 090102 ;
摘要
2013年,美国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了7 010万hm2,占全球种植面积(1.75亿hm2)的40%,主要转基因作物平均普及率近乎达到了90%。美国目前绝大多数被认证的生物技术作物都集中于改良农艺性状,其中尤其以抗生物逆境为主。在不远的将来,焦点仍会放在农艺性状特别是害虫的防治上,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及耕地利用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在耐非生物逆境胁迫方面也越来越有兴趣。农业生物技术不仅帮助世界范围内的农民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地的生态状况,同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些技术的使用减少了耕作活动(这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了水土流失和燃料的消耗。先进的害虫控制技术在增加现有土地的产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将森林和荒地变为可耕地的压力。如果目前要求生物技术无风险的过严监管政策、有组织的造谣惑众、资源缺乏的状况得不到改变,那么不仅是不能提高环境收益,就连改善营养品质、减少采后损失和促进食物安全等方面的潜力也难以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CONTROL OF PAPAYA RINGSPOT VIRUS IN PAPAYA: A Case Study[J] . Dennis Gonsalves.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 1998
  • [2] Regulated Article Letters of Inquiry .2 Animal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 http://www.aphis.usda.gov/wps/portal/aphis/ourfocus/biotechnology?1dmy&urile=wcm%3Apath%3A/aphiscontentlibrary/saourfocus/sabiotechnology/saregulations/ctamireg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