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贫困地区农田能量效率与提高途径

被引:3
作者
余存祖
刘耀宏
彭琳
戴鸣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energy efficiency; farmland; the Loess Plateau;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9.009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土高原贫困地区主要分布于吕梁山以西至兰州以东的丘陵山区。贫困县有102个,人口2300万,农耕地4.67×10~8ha多,分别占黄土高原总县数的35.7%,总人口的35%,耕地面积的37.5%。其中连片的有山西吕梁山区、陕西榆林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及甘肃定西地区。该贫困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80%以上,侵蚀模数为5000-1.0×10~4 t·km-2,年降水量300—55mm,干旱缺水,主要土壤为侵蚀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26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在农业发展中要重视物质投入 [J].
刘巽浩 ;
石元春 ;
韩湘玲 ;
贺锡苹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3, (04) :1-3
[2]   黄土高原的侵蚀及其防治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J].
余存祖 ;
刘耀宏 ;
戴鸣钧 ;
彭琳 .
生态学杂志, 1985, (05) :6-9
[3]   能量投入产出研究在农业上的应用 [J].
刘巽浩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 (04)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