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中的财政风险

被引:15
作者
吴俊培 [1 ,2 ]
张斌 [2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双向改革”; 制度摩擦; 财政风险;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2.01.003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F123.9 [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一方面是政府对企业"放权让利",以利于形成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是政府重塑调控经济的手段,以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本文称之为"双向改革"。本文试图说明,"双向改革"的制度摩擦是导致财政风险的重要原因。通过使用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确实存在体制改革摩擦即制度性摩擦,这种制度性摩擦不仅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双向改革"的风险化解效果,而且自身也导致了新的风险产生。因此,探索和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化解我国财政风险的根本出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 [J].
龚锋 ;
雷欣 .
统计研究, 2010, 27 (10) :47-55
[2]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J].
傅勇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4-15+65
[3]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
[4]   我国税制结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刘军 .
财政研究, 2006, (02) :59-62
[5]   内生型制度因子的财政风险分析框架——模型及实证分析 [J].
祝志勇 ;
吴垠 .
财经研究, 2005, (02) :5-13
[6]   A growth maximising tax structure for New Zealand [J].
Branson, J ;
Lovell, CAK .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2001, 8 (02) :12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