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镓发光二级管蓝光转换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

被引:18
作者
姚光庆
冯艳娥
段洁菲
林建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氮化镓发光二极管(LED); 蓝光转换材料; 稀土石榴石; 发光; 蓝移; 红移; 位形坐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22 [光化学物质];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合成了Ce3+掺杂的稀土石榴石结构复合氧化物体系(Y1-xGdx)3Al5O12、(Y1-xLux)3Al5O12、(Y1-xLax)3Al5O12、(Y1-xYbx)3Al5O12和(Y1-xTbx)3Al5O12.重点研究了(Y1-xGdx)3Al5O12:Ce3+和(Y1-xLux)3Al5O12:Ce3+两个体系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这些体系都具有立方石榴石结构.(Y1-xGdx)3Al5O12:Ce3+体系随Gd取代Y,晶胞参数略有增加.荧光光谱的发射波长随Gd浓度增加发生红移,当x=0.5时发射波长达到最大值(560nm),并不再随Gd含量增加而变化.(Y1-xLux)3Al5O12:Ce3+的晶胞参数随Lu取代Y而减小,但均保持了立方石榴石结构.荧光光谱的发射波长随Lu3+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Lu3Al5O12:Ce3+的发射波长的峰值为520nm,体系的蓝移量是20nm.利用分离发光中心的位形坐标模型对波长的移动作了定性解释.这两个体系的发射波长的可调节特性,对改善与氮化镓发光二极管(LED)匹配的蓝光转换材料的色坐标、色温等显色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2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