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

被引:8
作者
李梅 [1 ]
董士昙 [2 ]
机构
[1] 山东女子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2]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社会监督; 公民社会;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3.11.032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迭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不力。监管不力表现在多个层面,其深层原因是社会监督力量的缺位。因此,必须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大力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加快政府附属社会组织的民间化、社会化步伐,充分发挥其独立自治、自我管理的功能;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透明规范和统一举报受理的制度;加强对消费者举报奖励的法律保护;通过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意识,以此推动由"政府监管"模式向"政府—社会监管"模式的实质性转变,进而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的监管。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食品安全保障的国外经验及其借鉴 [J].
王新 ;
李晓萌 .
调研世界, 2011, (08) :61-64
[2]   论食品安全治理的消费者参与及其机制构建 [J].
刘广明 ;
尤晓娜 .
消费经济, 2011, 27 (03) :67-71
[3]   食品安全监管应丢掉“权力幻觉” [J].
梁思奇 .
人民公安, 2011, (09) :9-9
[4]   论公民社会在我国的兴起及特色性构建 [J].
何珍慧 ;
兰山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01) :57-62+127
[5]   论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机制 [J].
阮兴文 .
理论月刊, 2009, (04) :123-125
[6]  
中国民间组织30年.[M].王名;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