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坡背斜构造变形与蒲江-新津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18
作者
郑文俊
王伟涛
李传友
魏占玉
高翔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熊坡背斜; 蒲江-新津断裂; 构造变形; 活动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熊坡背斜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东南端的成都盆地内,是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向前推挤进入盆地内部的一个主要变形区域,与其配套发育的断裂为蒲江-新津断裂,断裂与背斜褶皱之间在构造变形模式上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在褶皱和断裂的构造变形和活动特征上,熊坡背斜南段表现为一种不对称的褶皱,向NE方向发展表现为较为宽缓的对称褶皱形态,卷入的地层主要是中生代及其以前的地层,对蒲江-新津断裂的地貌调查结果表明,断裂没有对该区域内广泛发育的冲沟Ⅰ级阶地产生影响,而对山前发育的相当于南河(岷江Ⅰ级支流)Ⅳ级阶地的洪积台地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说明断裂活动时间应该为第四纪早期,到第四纪晚期活动减弱或是趋于静止。
引用
收藏
页码:957 / 96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成都盆地南缘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河道演变及其对沉积作用影响初步探讨 [J].
陈杰 ;
李佑国 ;
崔志强 ;
刘登忠 .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 (01) :18-23
[2]   岷江中游河流下蚀率的研究 [J].
高玄彧 ;
李勇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1) :39-41+45
[3]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
[4]  
青藏高原东缘大陆动力学过程与地质响应[M]. 地质出版社 , 李勇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