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向

被引:25
作者
李丹妍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创造能力; 学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不断深化的创客教育研究,凸显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向。在"知识创造学习"为核心的新兴学习理论影响下,借助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创客教育改善了传统创新人才培养特征:在教育目的上,立足于学生获得知识基础上的知识创造;在学习过程上,推动学生由离身学习转为具身学习;在学习环境上,突破教室场域限制,营造基于多元场域的创客空间;在学业评价上,从分数评价走向具体人造物评价。创客教育的这些新特征将大大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67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创客”,我们误解太多[J]. 吴俊杰.上海教育. 2015(17)
[2]   学校创客空间如何从理想走进现实——基于W中学创客空间的个案研究 [J].
钟柏昌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6) :73-79+86
[3]   从知识习得到知识创造——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嬗变 [J].
刘大军 .
高教探索, 2015, (02) :11-15+31
[4]   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创造:学习环境设计认识论基础的嬗变 [J].
刘大军 ;
黄甫全 ;
左璜 .
开放教育研究, 2015, 21 (01) :34-43
[5]   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 [J].
祝智庭 ;
孙妍妍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1) :14-21
[6]   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奠基事物为本哲学 [J].
左璜 ;
黄甫全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3, 35 (05) :18-24+125
[7]   高校学生量化评价的泛滥与纠偏 [J].
才立琴 .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8) :97-99
[8]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J].
林崇德 .
中国教育学刊, 2000, (01) :5-8
[9]  
新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美) 马什, 2013
[10]  
The Knowledge Creation Metaphor – An Emergent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to Learning[J] . Sami Paavola,Kai Hakkarainen.Science & Education . 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