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酸化过程中铁铝氧化物矿物形态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41
作者
郭杏妹
吴宏海
罗媚
何广平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酸化; 铁铝矿物形态; 土壤有机质; 土壤团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78.4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P579 [实验矿物学、应用矿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铁铝矿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的稳定保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酸化作用的研究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红壤中铁铝总量降低,铝溶蚀较严重;红壤中铁铝氧化物的矿物形态变化表现为:游离态晶质铁铝氧化物大量溶出,而无定形和络合态变化不大。酸性条件下有机质溶出显著,说明除了可能发生水解作用外,游离态铁铝的溶出也起着关键性作用。此外,SEM观察也表明酸化作用引起了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515 / 5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表面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J].
郭杏妹 ;
吴宏海 ;
王伟伟 ;
曾丁才 ;
林怡英 .
生态科学, 2007, (01) :88-92
[2]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技术在黄土微结构研究上的应用 [J].
宋菲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216-219
[3]   模拟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 [J].
许中坚 ;
刘广深 ;
喻佳栋 ;
刘维屏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3) :9-11
[4]   南方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研究Ⅶ——盐基淋溶与缓冲机理 [J].
仇荣亮 ;
董汉英 ;
吕越娜 ;
赵晓辉 .
环境科学, 1997, (05) :25-29+94
[5]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结构的形成 [J].
姚贤良 ;
许绣云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90, (01) :25-33
[6]  
土壤胶体[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编著, 1985
[7]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clay microfabric signatures driving organic matter preservation in fine-grained sediment [J].
Curry, Kenneth J. ;
Bennett, Richard H. ;
Mayer, Lawrence M. ;
Curry, Ann ;
Abril, Maritza ;
Biesiot, Patricia M. ;
Hulbert, Matthew H. .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007, 71 (07) :1709-1720
[8]  
Al(III) and Fe(III) binding by humic substances in freshwat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trace metal speciation[J] . Edward Tipping,Carlos Rey-Castro,Stephen E Bryan,John Hamilton-Taylor.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2002 (18)
[9]   Wetting rate and sodicity effects on interrill erosion from semi-arid Israeli soils [J].
Mamedov, AI ;
Shainberg, I ;
Levy, GJ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2, 68 (02) :121-132
[10]   Effects of acid rain on soil humic compounds [J].
Calace, N ;
Fiorentini, F ;
Petronio, BM ;
Pietroletti, M .
TALANTA, 2001, 54 (05) :83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