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卓德华
潘扬
曹宸斌贝
关敬树
唐丽萍
曹承吉
龚兰生
机构:
[1] 上海市宝山中心医院心内科
[2] 上海市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上海宝山
[3] 上海宝山
[4] 上
来源: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血压变异性;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2002.01.008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压变异性 (L BPV)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93例 (男 4 7例 ,女 4 6例 ,年龄 2 4~ 5 9岁 ,平均 4 7 37± 8 0 3岁 ) ,分为LVH组与无LVH组 ,并与年龄相近的正常血压者4 6例作对照。采用无袖带式BP5 0仪作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各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 (SD)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 :2 4小时收缩压变异 (2 4hSSD)和舒张压变异 (2 4hDSD)、白昼收缩压变异 (dSSD)和舒张压变异 (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 (nSSD)和舒张压变异 (nDSD)。组间使用t分布的不相等方差检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1)三组均显示收缩压变异度 (SSD)明显大于舒张压变异度 (DSD)。 (2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LVH组与无LVH组患者的 2 4hSSD、dSSD、nSSD均显著增大 (P <0 0 5 ) ,尤其 2 4hSSD与dSSD。 (3)LVH组较无LVH组的 2 4hSSD、dSSD、dDSD、nSSD、nDSD显著增大。结论 EH患者心血管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衡 ,伴LVH时这种改变更明显。故用动态血压监测EH患者的BPV ,可能与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