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成因及其定位机制──以河南祁雨沟金矿为例

被引:19
作者
邵世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关键词
爆破角砾岩型金矿; 地球化学; 爆破与定位机制; 矿床成因; 河南;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95.02.018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祁雨为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硫、铅、氢、氧及碳同位素特征,认为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主要来自晚期的岩浆熔体,只在成矿晚期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应属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而矿床的形成和定位则是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后期,岩浆熔体因水过饱和而发生“二次沸腾”,产生高压流体,从而在地表浅部发生隐爆作用,造成岩体坍塌,含金流体胶结而成含金角砾岩体。岩浆熔体脉动式的“二次沸腾”──隐爆-坍塌过程即形成了金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小秦岭脉型金矿床容矿断裂及石英脉形成机制的探讨
    邵世才
    何绍勋
    奚小双
    [J]. 地质找矿论丛, 1993, (02) : 26 - 33
  • [2] 河南祁雨沟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包裹体研究
    谢奕汉
    范宏瑞
    李若梅
    王英兰
    [J]. 矿物学报, 1991, (04) : 370 -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