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低产井低产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

被引:63
作者
张义 [1 ]
鲜保安 [2 ]
孙粉锦 [1 ]
王一兵 [1 ]
鲍清英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煤层气; 生产能力; 增产; 水力喷射; 小井眼; 侧钻; 压裂(岩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2 [开拓与准备工作];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沁水煤层气田的煤层气开发已初具规模,但部分煤层气开发井由于地质、工程或排采因素的影响而产量低,亟需查明原因。为此,从地质因素(构造位置、陷落柱、断层等)、工程因素(钻完井及水力压裂过程中储层污染等)和排采因素(套压控制、排液速度、停电停抽等)3个方面对煤层气单井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嵌套钻井、短半径水力喷射钻井、小井眼侧钻、二次(重复)水力压裂等增产改造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并结合对煤层气低产井原因的分析,给出了不同增产改造技术的适用特性。对煤层气规模开发过程中老井、低产井的后期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127 +127-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 [J].
李景明 ;
巢海燕 ;
李小军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4) :9-13+129
[2]   小井眼侧钻关键技术 [J].
冯文荣 ;
张德荣 .
西部探矿工程, 2008, (11) :82-84
[3]   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新技术及其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 [J].
张义 ;
鲜保安 ;
赵庆波 ;
鲍清英 ;
张继东 ;
高颖 .
中国煤层气, 2008, (03) :20-24
[4]   煤层气低成本钻井技术 [J].
鲍清英 ;
陈峰 ;
蒋卫东 ;
张义 .
天然气工业, 2008, (03) :56-58+140
[5]   煤层气井开发效率及排采制度的研究 [J].
康永尚 ;
赵群 ;
王红岩 ;
刘洪林 ;
杨慎 .
天然气工业, 2007, (07) :79-82+139
[6]   樊庄区块煤层气羽状水平井钻井实践 [J].
董建辉 ;
张宁生 ;
李天太 ;
李文卉 .
天然气工业, 2007, (03) :55-57+152
[7]   中国煤层气资源及中长期发展趋势预测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宁宁 ;
李景明 .
中国能源, 2005, (07) :21-26
[8]   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不同开采方式经济分析 [J].
曹雯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174-176+211
[9]   我国煤层气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可行性研究 [J].
鲍清英 ;
鲜保安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54-56+60
[10]   利用二次压裂中裂缝方位的改变提高气井产量 [J].
E.Siebritsetal. ;
纪宝均 ;
鞠海澜 .
国外油田工程, 2001, (07)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