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发育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有机质演化研究──烃源体系与大中型气田的形成及预测

被引:8
作者
黄籍中
陈盛吉
宋家荣
王兰生
苟学敏
王廷栋
戴鸿鸣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烃类演化; 油气田; 模式;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以“源控论”为主导,烃源体系为对象,大中型气田为目标展开论证。确证四川盆地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是油系烃源层,上二叠统、上三叠统是煤系烃源层,为大中型气田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烃源,制约、组建了上震旦统-上三叠统的多组烃源体系。以烃潜量强度值为基础,结合区域古构造发展,建立了异源型、自源型和混源型等三类烃源体系模式,并以此作大中型气田形成的有利区块预测。建议在加强川东下志留统-二叠系;乐山-龙女寺加里东古隆起核部及其周边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川中下志留统-中三叠统;川西上三叠统等烃源体系勘探的同时,还应重视以侏罗系、白垩系碎屑岩为储层所组建的新烃源体系的研究与勘探,如川西坳陷中心地带、川北-川东联结部位的盆地北缘地带、川西南-川南区块现今白垩系保存地带等地区,可望在这新的领域内有所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8+108-1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