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地区FDI吸收能力的因素分析与评价

被引:1
作者
卢晓勇 [1 ]
金艳清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2] 南昌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FDI; 吸收能力; 因素分析; 中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吸收能力是一个地区能否吸引外资,能否消化、利用外资技术的先决条件。近年来,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加快,但存量依然很低。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因素分析表明,中部地区FDI吸收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还很大,特别是技术和制度吸收能力相对很弱。因此,国家应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财政偏斜。中部各省应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福利,留住并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在不危及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国家应进一步加大中部地区的开放程度,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省际之间的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门槛效应——基于DEA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张宇 ;
蒋殿春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5) :101-111+128
[3]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家经济安全 [J].
卢晓勇 ;
黄勇进 ;
谌贻庆 ;
李红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4) :52-57
[4]   中国对FDI吸收能力的经验性分析——基于创新角度 [J].
闫付美 .
价值工程, 2007, (03) :39-41
[6]   人力资本与外国直接投资的逻辑与互动研究 [J].
马衍军 .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01) :82-86
[7]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J] . Chee-Keong. Choong,Zulkornain. Yusop,Siew-Choo. Soo.ASEAN Economic Bulletin . 2004 (3)
[8]   What a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J].
Cheng, LK ;
Kwan, YK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51 (02) :37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