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云—辐射—加热效应和南亚夏季风——1985年与1987年对比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可丽
吴国雄
江灏
刘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南亚夏季风; 云—辐射效应;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首先利用NCEP NCAR再分析的风场资料 ,分析了南亚夏季风的时空特征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典型强、弱夏季风年 ,继而利用ISCCP C2、ERBE S4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 NCAR再分析资料 ,对比分析了强、弱夏季风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云—辐射—加热状况及其在海、陆差异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 ,南亚夏季风强或弱 ,其前期青藏高原地区的云—辐射—加热效应有明显的差异。在强 (弱 )南亚夏季风的前期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为相对少 (多 )云区 ,其云量变化不仅表明了此区的云—辐射—加热效应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出现的海、陆之间云量分布的“跷跷板”现象 ,进一步改变了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而且 ,在强南亚夏季风年 ,这种热力差异不但开始得早 ,而且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大 ,从而对南亚夏季风的形成和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藏高原地区的总云量——地面观测、卫星反演和同化资料的对比分析 [J].
王可丽 ;
江灏 ;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2001, (03) :252-257
[2]   青藏高原地气系统云辐射强迫的气候学特征 [J].
王可丽 ;
钟强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7, (01) :17+19+21+23+18+20+22-17+19+21+23+18+20+22
[3]   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夏季大气环流的敏感性试验 [J].
钱云,钱永甫 .
气象学报, 1996, (04) :474-483
[4]   青藏高原化雪迟早的辐射效应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J].
吴国雄,薛纪善,王在志,刘辉,何安国,赵字澄 .
甘肃气象, 1995, (01) :1-8
[5]   河西走廊地-气之间感热交换的年变化与年际变化 [J].
王可丽 ;
沈志宝 .
高原气象, 1990, (02) :228-234
[6]   辐射对夏季风开始的影响——数值模拟 [J].
陈受钧 .
气象学报, 1988, (01) :20-27
[7]  
青藏高原气象学[M]. -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