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成人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黄升海
史百芬
李京培
阎怀士
王明丽
胡勇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立医院内科,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哮喘; 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2.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病毒感染与成人哮喘的关系及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130例成人哮喘患者 (哮喘组 )和 2 0名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的血清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腺病毒 (ADV 3、7)、副流感病毒 (PIVⅠ、Ⅲ )和巨细胞病毒 (CMV)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 ;同时对 17例RSV IgM阳性病例和正常对照组作RSV IgE检测并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其血清干扰素 (IFN)水平。结果 几乎所有病例中均有 1种或 1种以上病毒感染 ,其中以RSV感染率最高 ,IgG和IgM总阳性率为 78%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0 0 1) ,且急性感染者哮喘症状加重。 17例RSV IgM阳性病例中血清RSV IgE浓度平均A值为 (0 36± 0 0 6 )与正常组 (0 14± 0 0 3)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哮喘组IFN水平 [(0 81± 0 39)× 10 3IU/L]与正常对照组 [(2 2 3± 0 44 )× 10 3IU/L]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成人哮喘的发作或加重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尤以RSV为甚 ,其机制与病毒感染损伤呼吸道粘膜、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免疫调节因子IFN水平低下等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小儿哮喘的诱发作用 [J].
张卫平,肖曼琳,李剑涛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6, (04) :218-219
[3]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哮喘 [J].
刘有恃 .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1996, 19 (02) :6-7
[4]   哮喘患儿呼吸道病毒抗体调查 [J].
陈育智 ;
韩秀兰 ;
张梓荆 ;
王琍 ;
李惠 ;
王之梁 ;
刘成贵 ;
张淑芳 ;
张又 .
实用儿科杂志, 1990, (01) :32-33
[5]   在慢性哮喘患者血清中测定干扰素水平及其意义 [J].
李京培 ;
史百芬 ;
阎怀士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99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