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石刻景观的生命路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郑艳萍
胡海胜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桂林; 石刻景观; 生命路径;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6.03.019
中图分类号
K928.7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120203 ;
摘要
桂林石刻景观是桂林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的佳作。本文以时间地理学里的“生命路径”概念分析了桂林石刻的写作阶段、主题内容及保护历程,认为起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低于元,繁荣于明清时期的桂林石刻,在写作的体例与类型上均反映了桂林自古以来的游览文化的兴盛和桂林城市地位的逐渐提升。面对石刻景观的损毁,从唐代以来,人们就想出了各种措施来保护这种特殊形式的文化,特别是进入到当代时期,现代化的保护方法为桂林石刻景观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川乐山大佛与桂林石刻文物的清洗方法 [J].
谭金华 .
石材, 2004, (03) :32-33
[2]  
论桂林石刻与山水旅游的关系[J]. 周有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5)
[3]   陈传康的学术生命路径和学术树 [J].
吴必虎 .
地理学报, 2001, (05) :621-629
[4]   徐霞客的生命路径(life path)及其区域景观多样性背景 [J].
吴必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3) :150-155
[5]   时间地理学的起源、主要概念及其应用 [J].
柴彦威 .
地理科学, 1998, (01) :70-77
[6]   略论桂林石刻的史料价值 [J].
陈文 .
社会科学家, 1990, (05)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