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被引:53
作者
张效军 [1 ]
欧名豪 [2 ]
李景刚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制度变迁; 绩效; 产权不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作为人口大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采取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由于耕地保护产权不清,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所达到的效果与预期间存在较大差距。界定耕地保护产权和建立区域补偿机制,以利于耕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耕地占补平衡得失观 [J].
张玉宝 .
中国土地, 2004, (12) :29-31
[2]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4]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2) :8-13
[5]   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J].
王万茂 .
国土经济, 2001, (04) :28-29
[6]   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J].
黄小虎 ;
边江泽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1) :42-45
[7]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及其效益的理性分析 [J].
王万茂 .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3) :10-13
[8]  
Justin Yifu Lin.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
[9]  
邹玉川主编.当代中国土地管理[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