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拾取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20
作者
麦瑞坤
马林森
机构
[1]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双拾取线圈; 互感耦合; 大功率;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52334
中图分类号
TM724 [无导线输电];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传统的感应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利用单个拾取线圈实现能量传输,受副边半导体器件的容量限制,单个拾取线圈无法满足轨道机车等大功率移动负载(兆瓦级)需求。该文通过建立基于双拾取线圈的IPT系统以提高IPT系统的传输功率。论文利用电磁耦合理论分析双拾取线圈间的互感影响规律,并详细对比分析了考虑拾取线圈间互感前后IPT系统的工作指标。分析表明,考虑线圈间互感时的设计参数,能使IPT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且显著提高重载时IPT系统的输出功率和工作效率。通过建立双拾取机构IPT实验系统并保持原边恒流15 A,验证所提出方案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不计及互感影响方案而言,加入附加电容后,重载时(1.8Ω直流负载)IPT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提高了82%和6%。
引用
收藏
页码:5192 / 5199+5400 +54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种双初级线圈并绕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J].
李勇 ;
麦瑞坤 ;
马林森 ;
何正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7) :4454-4460
[2]   多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J].
景无为 ;
黄学良 ;
陈琛 ;
刘瀚 ;
谭林林 ;
王维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4) :457-462
[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J].
范兴明 ;
莫小勇 ;
张鑫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0) :2584-2600
[4]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关键基础与技术瓶颈问题 [J].
杨庆新 ;
章鹏程 ;
祝丽花 ;
薛明 ;
张献 ;
李阳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05) :1-8
[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J].
黄学良 ;
谭林林 ;
陈中 ;
强浩 ;
周亚龙 ;
王维 ;
曹伟杰 .
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10) :1-11
[6]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进展 [J].
赵争鸣 ;
张艺明 ;
陈凯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03) :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