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属(Fagopyrum Mill)植物资源的RAPD研究

被引:10
作者
任翠娟 [1 ]
陈庆富 [2 ]
机构
[1] 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关键词
荞麦属植物;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系统关系; 起源和进化; 多态性;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9.11.042
中图分类号
S517 [荞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10个随机引物对荞麦属(Fagopyrum)11个种(含大粒组7个种,小粒组4个种)共50份栽培及野生荞麦资源进行RAPD研究。初步建立了荞麦属不同物种的RAPD指纹图谱。系统聚类分析表明,荞麦属大粒组和小粒组组间以及不同荞麦种间在DNA水平上差异极大。在大粒组中苦荞DNA与其他种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大野荞和毛野荞分别与甜荞和苦荞在RAPD水平上较近缘,支持它们分别是甜荞和苦荞祖先种的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48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利用RAPD分析云南野生荞麦资源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J].
王莉花 ;
殷富有 ;
刘继梅 ;
叶昌荣 .
分子植物育种, 2004, (06) :807-815
[2]   荞麦资源调查研究 [J].
钟兴莲,姚自强,杨永宏,王永友 .
作物研究, 1994, (04) :31-33
[3]  
中国荞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林汝法 主编, 1994
[4]  
Variation in seed protein subunits among species of the genus Fagopyrum Mill[J] . Jian-Hui Li,Qing-Fu Chen,F. J. Zeller.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2008 (3-4)
[5]  
Species relationships in Fagopyrum revealed by PCR-based DNA fingerprinting[J] . T. Sharma,S. Jan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2 (2-3)
[6]  
Evolution of crop plants. Campbell CG. Longman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