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重灾区与非重灾区民众风险感知对比分析

被引:12
作者
贾建民 [1 ]
李华强 [1 ]
范春梅 [1 ]
郝辽钢 [1 ]
王顺洪 [1 ]
解洪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风险感知; 心理健康; 应对行为;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08.12.001
中图分类号
B842.2 [感觉与知觉];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5.12汶川地震及所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给灾区民众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感知,导致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文章通过实际调研数据,对比分析重灾区和非重灾区民众的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对地震的熟悉性、可控性程度,以及伴随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应对行为反应。文章最后总结了对比分析结果,并提出地震风险感知与应急沟通方面可资借鉴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29+63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 [J].
时勘 ;
范红霞 ;
贾建民 ;
李文东 ;
宋照礼 ;
高晶 ;
陈雪峰 ;
陆佳芳 ;
胡卫鹏 .
心理学报, 2003, (04) :546-554
[2]   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 [J].
谢晓非 ;
谢冬梅 ;
郑蕊 ;
张利沙 .
管理评论, 2003, (04) :6-12+63
[3]   Risk perceptions and their relation to risk behavior [J].
Brewer, NT ;
Weinstein, ND ;
Cuite, CL ;
Herrington, JE .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4, 27 (02) :125-130
[4]  
The role of coping responses and social resources in attenuating the stress of life events[J] . Andrew G. Billings,Rudolf H. Moos.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 198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