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现的4个棉花核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分析

被引:22
作者
张天真
冯义军
潘家驹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
[3]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陆地棉; 核雄性不育; 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发现的4个棉花核雄性不育系洞A(msc1)、1355A(msc2)、阆A(msc3)、81A(msc7)都表现为单基因隐性遗传。洞A、阆A、81A 3个不育基因与国外鉴定定名的ms1、ms2、ms3都是非等位的,因此,这是3个新的棉花雄性不育基因,作者建议把这3个新的不育基目符号分别定名为ms14,ms15,msc16。msc2可能是ms2的等位基因。ms14,ms15,ms16分别独立于用于连锁测验的标志基因。通过比较国内外鉴定定名的显性核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资料,表明我国鉴定的洞A3(Msc4)、新海A(Msc5)、军海棉(Msc6)和Ms4,Ms7,Ms10,Ms(11),Ms12可能也不同,因此作者也建议暂时把Msc4,Msc5,Msc6 3个显性核不育基因重新命名为Ms17,Ms18,Ms19,以便于上述基因定名系统相连接。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