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PM10质量浓度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37
作者
郭利 [1 ]
张艳昆 [1 ]
刘树华 [1 ]
李炬 [2 ]
马雁军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2]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PM10质量浓度; 一元曲线回归; 大气边界层; 近地面风速; 气压; 边界层高度;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1.086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北京市2007年观象台观测站PM10质量浓度资料、观象台气象自动站资料、风廓线资料和探空资料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染物源强一定的条件下,污染物的积累、稀释、扩散和清除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近地面风速、温度、湿度、气压和边界层高度等气象条件对于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PM10质量浓度与地面风速、温度、湿度、气压和大气边界层高度呈显著相关性,并且相关性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6月PM10质量浓度与地面风速和大气边界层高度呈负相关性,而与温度呈正相关,11月则与温度成负相关;风速与PM10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用二次多项式来描述,二者呈"U"形变化。另外由11月份PM10质量浓度资料的分析表明,当月PM10质量浓度最小值对应的风速为4.1 m/s。
引用
收藏
页码:607 / 6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北京PM10质量浓度与总体理查逊数的关系[J]. 张艳昆,刘树华,李炬,王迎春,马雁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2009(03)
[2]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loc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over the area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J]. LIU ShuHua1,2,3, LIU ZhenXin1,2, LI Ju2, WANG YinChun2, MA YanJun3, SHENG Li1,2, LIU HePing1,4, LIANG FuMing1, XIN GuoJun1 & WANG JianHua1 1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Institute of Beijing Urban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9, China;3 Institute of Shenyang Atm
[3]   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对北京PM10污染的预示作用 [J].
王喜全 ;
王自发 ;
虞统 ;
龚晏邦 .
科学通报 , 2009, (01) :93-97
[4]   夏秋季节天气系统对边界层内大气中PM10浓度分布和演变过程的影响 [J].
任阵海 ;
苏福庆 ;
陈朝晖 ;
洪钟祥 ;
程水源 ;
高庆先 ;
冯丽华 .
大气科学, 2008, (04) :741-751
[5]   北京大气污染区域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 [J].
王英 ;
金军 ;
李令军 ;
赵越 ;
李云婷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59-65
[6]   北京夏季典型环境污染过程个例分析 [J].
范清 ;
程水源 ;
苏福庆 ;
刘震 ;
陈朝晖 ;
高庆先 ;
任阵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12-19
[7]   北京市2005年夏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董雪玲 ;
刘大锰 ;
袁杨森 ;
杨灿 ;
车瑞俊 ;
刘志华 .
环境工程学报, 2007, (09) :100-104
[8]   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J].
袁杨森 ;
刘大锰 ;
车瑞俊 ;
董雪玲 .
生态环境, 2007, (01) :18-25
[9]   北京夏季高温高湿和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谱分布的影响 [J].
胡敏 ;
刘尚 ;
吴志军 ;
张静 ;
赵云良 ;
Birgit Wehner ;
Alfred Wiedensohler .
环境科学, 2006, (11) :2293-2298
[10]   北京市大气中PM10和PM2.5的污染水平特征研究 [J].
李卫军 ;
邵龙义 ;
李金娟 ;
杨书申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 (0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