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活泼元素

被引:28
作者
任继周
机构
[1]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游牧; 草原文化; 农耕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游牧是草原文化的基本元素。保存草原文化,就要给游牧以适当的地位。游牧是人类最早的仿生学,其合理内核可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不可一概视为落后而废除。草原文化从徒步游牧到骑马游牧,是一大进步,对人类文化的沟通交融作出了的重大贡献。一旦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发生系统耦合效应,将产生生态的、经济的巨大变革,从而导致文化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为‘文化造山运动’。草原文化在华夏文化发展史中始终是活泼元素。人类文明将离不开草原文化的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生物的时间地带性及其农学涵义
    任继周
    刘学录
    侯扶江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 1013 - 1016
  • [2] 系统耦合与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以祁连山一临泽剖面为例
    任继周,万长贵
    [J]. 草业学报, 1994, (03)
  • [3] 草业大辞典[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任继周, 2008
  • [4] 西域历史地理[M]. 新疆大学出版社 , 苏北海著, 1988
  • [5] 北史[M]. 中华书局 , (唐)李延寿, 1974
  • [6] 后汉书[M]. 中华书局 , (宋)范晔, 1965
  • [7] 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 .2 暴庆五. http://old.fon.org.cn/enl/content.php?id=64#baoqingwu . 2003
  • [8] 明英宗实录 .2[明]陈文等. .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