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Ⅰ.吸收和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55
作者
童依平
李继云
李振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差异;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2个冬小麦品种(TriticumaestivumL.)在低、高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差异,及吸收和利用氮素的效率对其影响。结果证明在低氮处理中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UtEG)的共同影响导致了产量差异,但利用效率的影响更大;高氮处理则主要是吸收效率的影响,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能高效吸收或利用氮素的品种多为矮秆品种,因此高产品种多为矮秆。在低氮处理中的高产品种具有高效吸收或高效利用的特点;高氮处理中的高产品种主要具有高效吸收的特点,利用效率并不高。在所有品种中,只有低氮条件下的太核5025兼具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的优点,说明多数品种的吸收、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以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果,达到少施氮肥多增产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nitrate absorp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N among plant parts. CHEVALIER P,SCHRADER L E. Crop Science . 1977
[2]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 to efficiency of nitrogen utilization. MOLL R H,KAMPRATH E J,JACKSON W A. Agronomy Journal . 1982
[3]  
Analysis of nitrogen accumulation and use in bread and durum wheat. DHUGGA K S,WAINES J G. Crop Science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