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地区全新世以来火山活动及其特征

被引:22
作者
刘祥
隋维国
向天元
王锡魁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长白山火山; 全新世; 普林尼式喷发; 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7 [火山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长白山火山全新世规模最大的喷发活动发生在公元1199-1200年,即800年前的大爆发,被确定为普林尼或布里尼(Plinian)式喷发。这次大爆发形成体积巨大的、分布广泛的以空中降落堆积物为主的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在长白山火山周围,远至日本都留下了地质记录。文章辨认并划分了这次大爆发火山碎屑物的成因类型:火山喷发空中降落堆积物(airfall tephra)、火山碎屑流(pyroclastic flow)状堆积物和火山泥流(lahar)堆积物,并且点、面结合,近、远和国内、国外兼顾,分析了这些火山碎屑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而确定这些火山碎屑物分别属于两次普林尼式爆发。第1次(早期)普林尼式爆发称赤峰期,火山喷发模式为:普林尼式喷发柱(赤峰空落浮岩层)-火山碎屑流(长白山火山碎屑流层),随即主要由火山碎屑流诱发火山泥流(二道白河火山泥流层);第2次(晚期)普林尼式爆发称园池期,喷发模式为:普林尼式喷发柱(园池空落浮岩火山灰层)-火山碎屑流(冰场火山碎屑流层)。在层序上将气象站期碱流岩置于800年前大爆发火山碎屑物之下是正确的,其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38 / 6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Gas release rates from pyroclastic flows: a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fluidisation in their emplacement.[J].R. S. J. Sparks.Bulletin Volcanologique.1978, 1
[2]  
Explosive volcanic eruptions — a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J].George P. L. Walker.Geologische Rundschau.1973, 2
[3]  
Nuées Ardentes of the 1968 Eruption of Mayon Volcano; Philippines.[J].J. G. Moore;W. G. Melson.Bulletin Volcanologique.1969, 2
[4]  
中国火山.[M].刘嘉麒著;.科学出版社.1999,
[5]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和火山碎屑堆积物资源与灾害.[M].刘祥;向天元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6]   长白山天池火山公元1199~1200年大喷发历史记载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崔钟燮 ;
金东淳 ;
李霓 .
岩石学报, 2000, (02) :191-193
[7]   长白山地区近代火山岩的ESR测年研究 [J].
尹功明 ;
业渝光 ;
万京林 ;
孙瑛杰 ;
陈文寄 ;
刁少波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287-293
[8]   腾冲、长白山年轻火山岩铀系不平衡热电离质谱法年代学研究 [J].
王非 ;
陈文寄 ;
彭子成 ;
张仲禄 ;
胡玉台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914-925
[9]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历史文献记载的考究 [J].
金东淳 ;
崔钟燮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304-307
[10]   长白山天池地区全新世以来火山活动及其特征 [J].
许东满 ;
郑祥身 ;
许湘希 .
第四纪研究, 1993, (01) :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