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孤北洼陷桩南断裂带馆陶组—东营组断裂特征
被引:5
作者:
赵长勋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桩南断裂带;
断裂特征;
形成机制;
孤北洼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1.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解决孤北洼陷古潜山上覆地层地质构造问题,在应用Geoframe地震解释软件对该区主要目的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展布特征、组合样式和形成机制的分析认为,桩南断裂带受郯庐断裂左旋应力场作用影响,形成张扭帚状构造体系,各断裂围绕漩涡表现为S型顺时针排列,形成了多方向、落差各异的断裂体系。该断层具有长期活动性特点,在活动期可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通道,在断裂活动停止后容易形成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65+106
+6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