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太平寰宇记》所载黔州“控临番十五种落”

被引:6
作者
蒙默
机构
[1] 四川大学
关键词
黔中道; 黔州“控临番十五种落”;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4.11.044
中图分类号
K28 [民族史志];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304 ; 030404 ; 060207 ;
摘要
唐宋时期中央王朝对"黔中道"(主要在今贵州省境)没能进行有效管理,因此长期以来,这一地区唐宋时期的历史情况相当模糊,学者对该地区的民族状况也颇难梳理出一个脉络。笔者据宋初撰写的《太平寰宇记》黔州所载其所"控临番十五种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上溯下连,大致梳理出了唐宋时期"黔中道"的民族概况:在唐初可以说是仡佬族先民——牂牁蛮、柯蛮、葛僚、尚抽、勃傩、白虎各族的天下。唐中期昆明之裔的乌蛮六部自滇东向黔西及黔南发展,"侵地数千里",牂牁蛮大受削弱。五代末,布依族先民——提和俚人从桂北进入黔南,也占去仡佬族先民不少住地。原已居住在黔东南之侗族先民——蛮蜒在唐代也有较大发展,后更向北进入黔州。苗族先民没夷虽在唐代仅居五溪上游,但在宋代却向西有较大发展,其中田氏、冉氏也在黔东北日益壮大。而属于仡佬族先民的柯蛮和自蜀南迁居黔北的葛僚杨氏在宋代都有所发展,但自元明以后日益衰落,逐渐在贵州世居民族中从人数最大降为最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