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天津市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杨志文 [1 ]
元洁 [2 ]
吴琳 [1 ]
高晓月 [1 ]
毛洪钧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颗粒物; 数浓度; 粒径分布; 气象因素; 烟花爆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15年2月16—28日,采用APS-3321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在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连续监测0.5~10μm间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并同步记录气象参数,研究了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运用Spearman统计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颗粒物5 min平均数浓度为285个·cm-3,其中0.5~1.0μm粒径颗粒物对总粒子数浓度贡献较大,约占96.7%。观测期间共出现颗粒物数浓度显著增高的9个污染事件,不同粒径中污染事件颗粒物数浓度最大值的主导气象因素不同:对于0.5~1.0μm,其与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对于1.0~2.5μm,其与气象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对于2.5~10μm,其与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性、与风速呈明显正相关性。颗粒物数浓度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其中相对湿度影响最为显著,当相对湿度小于70%时,颗粒物数浓度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颗粒物数浓度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减少。此外,烟花爆竹燃放对颗粒物数浓度短暂上升贡献突出,主要集中在0.5~1.0μm粒径的亚微米颗粒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125 / 41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北京大气颗粒物数浓度粒径分布特征及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 [J].
郎凤玲 ;
闫伟奇 ;
张泉 ;
曹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7) :1153-1159
[2]   天津市区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J].
董海燕 ;
古金霞 ;
陈魁 ;
姜伟 ;
白志鹏 .
中国环境监测, 2013, 29 (01) :34-38
[3]   兰州市2011年春节期间颗粒物浓度及其谱分布特征 [J].
赵素平 ;
余晔 ;
何建军 ;
刘娜 ;
陈晋北 ;
陈星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11) :1939-1947
[4]  
兰州市夏秋季颗粒物谱分布特征研究[J]. 赵素平,余晔,陈晋北,刘娜,何建军.环境科学. 2012(03)
[5]   天津秋冬季PM2.5碳组分化学特征与来源分析 [J].
霍静 ;
李彭辉 ;
韩斌 ;
陆炳 ;
丁潇 ;
白志鹏 ;
王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12) :1937-1942
[6]  
天津市PM10,PM2.5和PM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J]. 黄鹤,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吴彬贵.环境科学研究. 2011(08)
[7]   石家庄春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和谱的观测特征 [J].
翟晴飞 ;
金莲姬 ;
林振毅 ;
吴志会 ;
匡顺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6) :886-891
[8]   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J].
陈义珍 ;
赵丹 ;
柴发合 ;
梁桂雄 ;
薛志钢 ;
王贝贝 ;
梁永健 ;
陈瑜 ;
张萌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67-971
[9]   广州市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能见度研究 [J].
张涛 ;
陶俊 ;
王伯光 ;
张仁健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27 (03) :331-337
[10]   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 [J].
陈仁杰 ;
陈秉衡 ;
阚海东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3) :4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