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还是“以地养老”: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分析

被引:60
作者
李永萍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家庭养老; 以地养老; 养儿防老; 土地流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家庭养老仍然是当前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江汉平原J村的实地经验表明,家庭养老中"土地"的重要性大于"儿子",大部分农村老人是"以地养老"而非"养儿防老"。土地对于老人的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维护了老年人的家庭地位、为老人提供了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当前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冲击了"以地养老"模式,加剧了家庭养老的危机,因此,应谨慎推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 [J].
贺雪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09, (09) :4-9
[3]   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 [J].
温铁军 .
学习月刊, 2006, (19) :20-22
[4]   发达地区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后的农村养老——以浙江为例 [J].
王怡嘉 .
西北人口, 2005, (03) :46-48
[5]   引导土地流转 增加农民收入 [J].
王华春 ;
唐任伍 ;
赵春学 .
南京社会科学, 2004, (09) :1-5
[6]   农民社会保障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J].
钱国华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4, (03) :43-44
[7]   城市化冲击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 保障制度 [J].
丁少群 .
中国国情国力, 2004, (05) :42-44
[8]   中国农村养老供给的困境与出路 [J].
吴晓东 .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01) :103-106
[9]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J].
顾文静 .
农业经济, 2003, (09) :44-45
[10]   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 [J].
王述智 ;
张仕平 .
人口学刊, 2001, (01) :41-44